图片
不害怕失去,才是真正获得爱情的良药作者:鸢尾花
前些天,有粉丝在后台留言说:“他要分手,我什么都给了他,为什么还是留不住他?”我回她一句很冷的大实话:“正因为你什么都给了他,才加速了他的离开。”她很久没有回我,后来只发了一个大大的问号。看着那个问号,我有点想骂人,又有些苦涩。
一个连话都听不太懂的女子,怎么会得到他人的珍惜呢?傻傻付出的背后,只能换来别人的理所当然。
想起张爱玲写过的那句话:“喜欢一个人,会卑微到尘埃里,然后开出花来。”可是,太多人忘了,尘埃里的花,多半等不到春风,就先被自己的灰尘呛死。
图片
失去,是因为你们之间不匹配认知与灵魂
民国时,徐志摩追林徽因,情书滚烫,诗句灼人。但是林最终选择了梁思成。许多人替徐叫屈,说林错过了一个为她写“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”的诗人。可林徽因晚年对子女说:“志摩爱的不是我,是他诗里的一个影子。”你看,林的一句话,就剥开了他们之间爱情的真相:徐志摩要的是烟霞与星子,林徽因要的是梁与柱的尺度;一个想飞,一个想盖房子。认知与灵魂若不在同一纬度,再盛大的告白,也只能是错位的轰鸣。其实,人这一生与另一个人的关系,失去,不是惩罚,而是提示:提示你们本来就不是同一条航道的船,风暴一起,自然各奔东西。若硬拽,缆绳断了,船舷会裂,两败俱伤。
你再去仔细审视那些婚姻并不幸福的男女,很多的不幸都是源于认知不在一个层次和高度。久了,难免就产生了问题,最终,幸福也只能是别人家的。
图片
过度介意失去,成为失去的催化剂
其实,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如后台粉丝一样的女人。
她们对一个男人微信秒回,电话必接,行程报备,朋友圈配图都要先问对方喜欢哪张滤镜;
对方一小时没回,就脑补一场车祸现场;
吵架后第一时间低头,红包、礼物、小作文轮番轰炸。
她们以为这是“珍惜”,其实在对方心里,早已贴上“易得”的标签。更让对方的犯错毫无惩罚和改变。你看,一个人费劲心力的去讨好对方,换来的只是对方的轻视和不介意。
心理学上有一个“稀缺原则”:人对唾手可得的东西,本能地会降低估值。有时候你越害怕失去,越拱手奉上全部筹码,对方越觉得“原来我无需努力就能拥有”。于是,你像攥紧一把沙子,指缝越用力,沙粒越狂欢。
到最后,你捧着空拳,哭着问“我哪里不够好”。其实答案很残酷:正是你的“太好”,才喂养了对方的“不必好”。
图片
专注自我成长,不入他人的局
2021 年,演员吴越因《扫黑风暴》翻红。采访里,她被问及 2006 年与陈建斌分手的旧事——那段曾让她一度停工、暴瘦的新闻。她只淡淡一句:“我后来明白,别人做什么,是他的课题;我做什么,才是我的。”此后的十年,她读书、练书法、演话剧,把每一个小角色磨成白玉。再次出现在镜头前,眼角有光,谈吐有剑。弹幕刷屏:“原来不怨不嗔,是这么飒。”爱情里的真相就是:当你不再把人生押注在“他会怎样”,而是回到“我要怎样”时,你们之间的关系和磁场就会悄然翻转。你不再是他棋盘里的“车马炮”,而是自己故事的执笔人。对方若爱你,会自愿入场;若不爱你,也掀不了你的局。
图片
提升自己,让自己有前行的勇气
王菲与窦唯离婚那年,港媒等着看“天后跌落神坛”的连续剧。结果她剪了短发,出了《寓言》,在专辑里唱:“我从来不曾抗拒你的魅力,虽然你从来不曾对我着迷。”镜头扫过,她眼神澄明,没有一丝乞讨。后来,她有了谢霆锋,也有了新的婚姻与女儿,再离婚,再恋爱。人们说“王菲把爱情过成了段子”,却忽略了她始终不变的内核:无论与谁在一起,她都在做王菲。唱想唱的歌,穿想穿的拖鞋,发想发的微博。爱情对她不是救生筏,而是自助餐——有,我举杯;无,我亦饱。这份“我敢随时离桌”的底气,来自她不断升值的自己:声音、审美、资产、精神疆域……当一个人的“替代成本”极高,她便不必靠任何人的施舍来确认自我价格。所谓“不害怕失去”,说到底是:失去你,我仍然是我,甚至更好版本的我。
图片
做自己,成为你自己
写到这里,我看到那粉丝又发来消息:“我报了个写作班,下周开课,不为他,只为我一直想圆一个梦。”我回了她一个笑脸。屏幕那端,我仿佛看见她第一次把视线从别人的船收回到自己的桅杆。海风仍旧咸涩,却不再吹得她摇尾乞怜。 其实,爱情不是慈善,不必拿全部身家去换一张“好人卡”;爱情也不是审判,不必在失去里反复自证“我值得”。它更像一场对等的交易:我拿出丰盛的自己,你拿出丰盛的你自己;我们交换,但不合并;我们并肩,但不抵押。若有一天,你要走,我仍是我——护照还有空白页,耳机里存着新歌,银行卡有余额,心里有余温。
不害怕失去,并非因为无情,而是明白:
真正的获得,从不是攥紧谁的衣角,而是敢于松手,
让风穿过指缝,却依然相信,自己有能力在下一个春天,栽种出新的玫瑰。
图片
作者:鸢尾花(yuanweihua00),自由撰稿人。多年的感性下变成今天的理性思考。我不高尚,但也不卑微。我不看破红尘,只是偶尔在红尘里宿醉。然后,告诉你俗世里那些故事的真相……个人散文集《那时,花开》、合集《纵使人生荒凉,也要内心繁华》已出版。微信平台:鸢尾花开(ID:yuanweihuakai00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